上周,在广州从化一处滑翔点,高明区航空运动协会副会长田襄林佩戴好头盔、护具,他身后的几束绳索紧紧系着一张巨大的滑翔伞,他屏气凝神,拖动滑翔伞在平地上快速奔跑起来,像放飞风筝一样将自己引至崖顶,瞬间飞入漫无边际的天空当中,像鸟一样张开彩色的翅膀。
田襄林是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蓝天翱翔是他儿时的梦想。通过滑翔伞运动,他可以将心放飞,在空中欣赏无限延展的景致,触摸云朵,与风、与自然融为一体,尽情享受无拘无束的空中旅程。因为对滑翔伞运动的喜爱,田襄林还创办了航空飞行运动体验点,热心于举办各类滑翔伞运动赛事,致力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滑翔伞运动的魅力,在蓝天中追逐自由飞翔的梦想。
田襄林与友人在空中自拍。
在飞翔中追寻自由的乐趣
小时候,田襄林心中一直有三个“愿望”,一是长生不老,二是预知未来,三是自由飞翔。三者中,后者是能实现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三个愿望渐渐得以实现。在21世纪,人们可以凭借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实现空中飞翔,例如搭乘飞机、直升机等。但是,乘坐飞机大多只是为了缩短行程时间,而滑翔伞、动力伞等运动为飞行爱好者体验飞翔提供了更好的方式,背上越来越轻便化的行囊,飞行爱好者可以飞入天际,利用空气动力的原理在空中自由飞翔。
田襄林第一次“飞”是在2015年。滑翔伞运动在国外发展比较快,而国内是在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田襄林刚开始接触航空运动时,网上可获取的信息比较少,田襄林还专门前往新疆找专业教练学滑翔伞运动。教练告诉他,广东本地也开设有一些滑翔伞运动俱乐部,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他可以回到当地学习,免得来回跑动费时费力。
空中,飞行爱好者正在享受滑翔伞运动的乐趣。
跟随教练指引,田襄林回到广东惠州跟随一个姓邝的教练学滑翔运动,这位师傅在行业内非常有名,他接触滑翔伞运动早,在当地开了一家俱乐部,如今将近70岁,学员早已遍布全国,经验丰富。交完学费后,田襄林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飞行学习当中。师傅首先教会他如何穿戴装备,熟悉操作,明白每一条绳子的材料和作用。田襄林专门学了一段时间的飞行和空气动力学相关原理,并通过了理论考试。
过了理论关后,田襄林要像鸟类一样学飞,最重要是起飞和降落两个动作,为了学起飞动作,他在大热天要背着行囊在训练场地上来回奔跑,皮都晒掉了一层,整个过程很累,但田襄林却觉得很快乐,他无比期待着能够真正飞起来的一天。但等真正要试飞时,田襄林开始紧张起来,但他的紧张并非源于恐高,而是担心滑翔伞会不会在空中突然破裂,刚开始的时候他甚至不敢乱动。教练见他身体紧绷,连忙安慰他,滑翔伞可以承载两吨的重量,这样一来,他才彻底放松下来。
至今,田襄林还牢牢记得第一次试飞的场景,他站在断崖式的平台上,快速往前冲,当脚步踏到虚空时,伞面上的力将人整个提起,人就被伞带着往前飞。双脚刚刚离地的一刻,田襄林感受到一股突破束缚的感觉涌上心头。在空中,人只能感受到风,触摸到云,生活中所有的琐事、烦恼全部被抛之脑后,剩下的只是无尽的自由与舒适。
田襄林与友人在空中自拍。
每年带动10000个小朋友接触航空知识
田襄林说,从2015年起,随着媒体宣传增多,人们对滑翔伞运动的认知不断增加,2015年,全国通过培训拿到证件的飞行爱好者数量仅有五千多,但在近五年,拿到培训证照的人数已达到将近一万五千多人,是之前的三倍多。一些市民还会主动找到沿海地区的滑翔点,亲身感受滑翔伞运动的乐趣。
滑翔伞运动在空中开展,最高可以飞到2000~3000米,为确保安全,飞行爱好者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才能持证自由飞行。滑翔伞运动在业内又被称为“蓝天鸦片”,田襄林在开始尝试这项运动后很快就“上瘾”了,经常到各地的滑翔点飞行,并在朋友圈中晒出在空中飞翔的照片,身边亲友看到后十分感兴趣,也想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田襄林发现,相较于滑雪、潜水、攀岩、高空滑雪等极限运动,滑翔伞运动对体能要求不高,是一种男女皆宜的运动。再者,国内不少景区开始将滑翔伞运动引入到景区中,成为一种运动健身与观景结合的好方式,他萌生出将爱好变为事业的想法,在广东一带建立滑翔飞行培训体验点,想要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滑翔伞运动当中,感受在空中飞翔的魅力。
空中,飞行爱好者正在享受滑翔伞运动的乐趣。
田襄林老家在河南,他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广东,做过服装等生意。2016年,田襄林在广州番禺和其他公司合伙开设了一个滑翔飞行培训体验点,此后几年,他在惠州、清远、佛山、阳江等地开起多个滑翔运动场地,推出航空科普研学,通过富有趣味的夏令营课程,深入挖掘孩子们的兴趣,让青少年认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如飞行等古人只能幻想的场景已变为现实,他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航空科普推广,让更多孩子从小树立起“航空报国、航天强国”的理想。田襄林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定下一个目标,一年要让1万个小朋友来接触航空科普知识,感受飞行魅力。
考滑翔伞操作证在年龄上有硬性要求,需考证者年龄达到18岁以上,为了能让孩子们提前体验滑翔的乐趣,田襄林专门设置了低空训练的场所,让教练带领孩子们在河堤边3~5米的低空尝试飞行,孩子们可以在飞行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和知识。此外,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室内VR体验高空飞翔的视野,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田襄林与生意伙伴合伙成立的企业还提供直升机教学培训服务,市民花费3000元可在教练的指引下体验直升机驾驶的乐趣,教练员会手把手带学员到空中过一把空中驾驶的瘾。田襄林十分热爱航空事业,他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带动更多有天赋的孩子在航空科技领域继续发展下去,不断钻研探索出更好的飞行装备,让飞翔变得更容易。
田襄林在高空中控制下落的方向。
发掘更多参与国际赛事的好苗子
2017年,在高明皂幕山上,随着裁判员发出指令,一个个滑翔伞参赛选手有序从起飞点滑翔而下,他们在空中一边享受高明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一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长的滞空时间,他们像鸟张开彩色翅膀,动作优美精准,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飞行表演秀。这是第21届广东飞行节(皂幕山精英赛)赛场上的一幕。
田襄林认为,高明发展滑翔伞运动事业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皂幕山天然的风光为项目开展带来良好场地。省级滑翔伞比赛高明是办的最早的,包括高明飞行节等品牌赛事,赛事水平、含金量放在全省来说都是走在前列的。政府部门对于该项运动也是十分支持,前几年每年都会举办滑翔伞比赛。给全国各地的滑翔伞爱好者搭建交流切磋的平台,观众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观赏到高质量的滑翔伞运动赛事。
为了提升比赛的质量和观赏性,田襄林不断优化比赛项目,第一年的比赛主要倾向比拼谁在空中飞翔的时间更长。到了第二年,比赛新增精准降落比拼项目,看看谁能更精准地降落到指定地点;接下来,田襄林还打算结合飞行距离这一侧重点新增比赛项目,更全面地考验参赛者的飞行经验、技术和参赛心理。
滑翔伞在空中像是鸟类张开了彩色的翅膀。
前两年,受台风“艾云尼”袭击,皂幕山景区进行全面升级整改,比赛场地受限,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人员密集的大型比赛暂停举办。如今,随着景区改造提升完毕并恢复开放,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滑翔伞运动比赛将在不日后重新举办起来。田襄林有计划在皂幕山打造一个滑翔伞运动场地,让飞行爱好者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感受皂幕山之美。未来,田襄林还打算在周边地区建造三到四个滑翔伞运动场地,让更多市民能够就近体验飞行乐趣。
近几年,为推广滑翔伞运动,田襄林参与成立高明航空运动协会。他希望能够通过协会聚集更多志同道合的滑翔伞、动力伞爱好者,协会每年定期组织飞行活动,经常分享场地申报、场地最新设备等信息,为飞行爱好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依托平台探寻到更多滑翔伞运动的新玩法,每次外出飞行后,协会会员会在聊天群内分享自己在飞行中的心得,包括在飞行现场中遇到哪些问题,自身是如何解决的等等,其他飞行爱好者在看到后又会发表自身的看法,彼此在交流中提升技艺。
更重要的是,协会能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更多新手指引前行的路,新的飞行员能够从富有经验的一批老飞行员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在追寻热爱,探索滑翔伞运动技巧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未来,田襄林希望有更多对滑翔伞运动感兴趣的市民能够投入到该项运动当中,从中发现更多对运动具有一定天赋的好苗子,积极推送他们参与各项国际赛事,让国际赛场的领奖台上出现更多中国人的面孔,推动国内整个滑翔伞运动行业的发展。
文/佛山日报记者 谢文骏
图/受访者供图
【扫码阅读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