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图丨直击三水防洪:北江大堤上严防死守与携手奔赴

佛山日报   2022-06-21 23:38:41

从西南水闸倾泻而出的浊浪,已经低沉而绵长地咆哮了一天。6月20日16时起,西南水闸启动分洪,时隔24个小时,分洪量由最初的290立方米/秒提升到500立方米/秒。截至18时50分,西南水闸闸前、闸后水位差约2.54米。西南涌北岸的部分亲水平台,已经被洪水所浸。

undefined

6月21日下午,西南水闸正在分洪。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受上游来水影响,三水区各水文站仍维持高水位。与之相应,是纵贯三水南北的北江大堤,捍卫三水南部片区的樵桑联围等堤围上,每隔不到200米即有2人一组的护堤人员来回巡逻。被30多摄氏度热浪所笼罩的他们,仍坚持连续作战,在这里来回盯梢,只为保堤防固若金汤。

北江大堤上,一张严防死守的网与携手并肩的奔赴在此相遇。6月21日下午,记者沿着北江大堤西南街道段,走访多处重点巡防区域,直击这一份来自一线的坚守,那一个个无悔的身影。

织密防护网 17656人次上堤巡防

这两天来,西南水闸东侧的西南涌,咆哮的浊浪此起彼伏。自1957年西南水闸建成以后,这条长38公里,西起西南水闸、东流经南海官窑,最终于广州从化汇入流溪河的古航道,就肩负着分洪的使命。在三水区内,与之肩负同一使命的还有位于上游的芦苞水闸、芦苞涌。

undefined

6月21日16时,西南水闸将水闸泄洪量从原先的290立方米/秒,提升至500立方米/秒。佛山日报李国珩摄

在6月20日,根据上级统一调度,西南水闸、芦苞水闸同时开展开闸分洪,到21日16时,西南水闸、芦苞水闸分洪量同时提升至500立方米/秒。在西南水闸,记者见到,西南水闸分洪量提升以后,沿河涌两岸打造的亲水公园,部分低洼区域已经被洪水所浸,但记者拍摄期间,并无见到有市民接近这些近水区域。

截至18时50分左右,记者从三水区三防办获悉,西南水闸闸前水位6.92米、闸后水位4.38米,水位差约2.54米。而在启动分洪以前,三水区已经启动相关预案,对全区堤围、水库、山塘、穿堤涵等水利工程、易涝点进行了安全检查,同时对低洼易浸区域采取必要的转移和管控措施,并安排巡护人员劝导市民停止一切亲水活动和水上作业。

undefined

6月21日下午,西南水闸正在分洪。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三水区三防办提供的一组数据,彰显着这一张防护网的细致与严密。为确保平安度汛,6月14日至21日,全区共出动1835个检查组,出动7102人,调动抢险设备214台,值班值守人数4986人次,累计上堤17656人次。期间,完成对涉水交通工程、港口码头和渡口,重点防洪地点线路和设备等各类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安全检查。

温情守护 确保将临灾人员应转尽

从6月13日本轮防汛工作启动至今,三水一直保持高度警戒状态,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堤防查险、人员转移、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群众回迁准备等工作。

   

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社区两委干部谭健荣讲述防汛工作。视频制作。佛山日报李国珩

难以预料的水情瞬息万变,坚守奉献的温情寸步不离。记者走访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社区桥东片区期间,看到当地社区两委干部谭健荣等人正划着木船在受浸区域来回巡逻。这两天来,他们坚持每天两次,每条街每条巷、每栋房每层楼挨家挨户地拍门,确保没有居民因洪水所困而滞留。

undefined

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桥东街片区,受浸房屋大概为83栋。佛山日报李国珩摄

undefined

undefined

6月21日下午15时左右,三水西南街道河口社区桥东、桥西片区均不同程度被水所浸。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桥东社区是三水水文站所在,据现场的水尺所示,当日15时水位达7.61米,超出警戒水位0.11米。在谭健荣等人的帮助下,记者登上他们的小木船,跟他们一同巡查,沿途低洼之处的房屋已经被水所浸。

undefined

本报记者(图中右一)随社区工作人员到老街窄巷巡查。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摄。

退役军人马程龙也是其中一名守护者。近一周来,他作为西南街道人武部应急小分队的队员,和队友们24小时轮番待命。在他们身后,是冲锋舟等救援装备。

据悉,截至6月21日下午,仅西南街道受洪水影响而临时转移的相关临灾人员应转尽转。这背后,是三防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民兵应急分队、企业巡逻队、村居巡逻队4支应急力量连续坚守,随时听令而出。

同心抗洪 320名“巡堤人”支援三水

1955年,北江大堤竣工,自此肩负捍卫华南地区免受洪水灾害的使命。这一天,320名“巡堤人”从佛山禅城、南海以及广州奔赴而至,他们在上级统一调度下,支援三水加强堤围巡防。

undefined

undefined

6月21日,北江大堤三水区段,来自南海区、禅城区的一批批“巡堤人”坚守各自的责任堤段,守护堤坝安全。受访者供图

据悉,在佛山市三防指挥部统一调度下,仅南海区就组织150人来到北江大堤参与巡查,涉及桂城、狮山、大沥等镇(街道)对村居工作人员。同时,要求后方各镇(街道)做好抢险队伍后勤保障,全力确保北江大堤安全。

李汉标是南海区狮山镇水利排灌养护站工作人员,而北江大堤三水区段49+680-51+893成了他与洪水作战的“战场”。从上午10时30分抵达算起,他和其他40多位拍档分成每两人一组,每人手持一根约2米的竹竿,沿着河堤两侧堤坡耐心排查。

“我们用竹竿拨开杂草,‘试探’脚下的堤坝,仔细查看堤坡或堤脚有无裂缝、塌陷、渗水、冒水等现象。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尽快解决隐患问题。”李汉标说。

约2.2公里长的值守堤段,一个来回就得一个多小时。这样的路,直到21日这一天夜幕降临,他们走上了已经不少于七八次。

至21日20时,佛山市、三水区三防指挥部相继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此外,2022年6月21日20时,三水区北江海丰村站超警戒水位1.71m;黄塘站超警戒水位0.38m;芦苞站超警戒水位0.19m;大塘站超警戒水位0.13m,北江干流水道三水站超警戒水位0.21m。

北江干流水位仍在上涨,而一项项迅速而有力的应对措施,一支支坚守而尽责的巡防队伍,正在这段漫长的堤围上筑起固若金汤的屏障。伴随着晚风中的洪流声,那一支支明灭的手电宛若移动的星光,照亮每一个“巡堤人”脚下的路,也擦亮每一个“守土有责”的诺言。

文/ 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何艳纯

图/ 佛山日报记者杨立韵、佛山日报李国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