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势平坦,少有伟岸的高山。查阅地形图,佛山市境内大部分区域都显示地势平缓的绿色,唯独在西南方向,高明区杨和镇境内,显出表示地势略高的深色。这里的等高线从200米到600米不等,还有一座山峰明显突出——这是皂幕山,它是高明的最高峰,也是享负盛名的佛山第一峰。
佛山岂无登高处,一上皂幕万象雄。千百年来,皂幕山见证着,也参与着当地的生活,它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山水资源,是高明珍贵的绿水青山,不可多得的自然馈赠。
山下有人家,山上白云飘,这是皂幕山风景区的真实画卷。
山体连绵 森林茂密
准确来说,皂幕山是一片位于高明区杨和镇的连绵山脉,其中主峰高度为804.5米,冠绝佛山。“皂”,古义有黑色之义,成语青红皂白,“皂”就是黑的意思。“幕”,有指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意思。皂幕山,就是说山峰如同黑色的帷幕一般。
走近这片山,“黑色的帷幕”的含义便相当清晰。皂幕山横跨高明、鹤山两地,大部分在高明境内。这片山自北向南绵延11公里,纵深5公里长,由于周边地势平坦,唯独皂幕山地势隆起,因此靠近皂幕山,密密麻麻的林木幽深寂静,无边的绿色宛如一张帷幕遮掩在人的眼前。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幽深更多了几丝压迫感。
皂幕山风景区内,山林繁茂,村落环境优美。图为皂幕山风景区内的横坑村。
靠山吃山。古往今来,皂幕山连绵的山林给当地提供的最直接的资源,就是丰富的林木。皂幕山过去曾经是高明林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刀耕火种的年代,皂幕山为当地人提供柴木,水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到了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当地村民在政策的号召下,多次在皂幕山开展造林活动,皂幕山愈发茂密。尽管皂幕山的林木在改革开放之初经历过一段砍伐期,但随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皂幕山的森林资源再次得到重视和珍惜。
曾经皂幕山上有一块怪石。据《鹤山县志》记载,清代当地一名官员登皂幕山途中,发现一块石头横着平躺在地,因此题了“横地”二字并刻在石头上。当时皂幕山居住的多为客家人,“横地”二字发音近似“黄帝”,因此当地人后来改名石头为黄帝石。后来,这块石头传说因为形状怪异,一说被敲碎,一说被掩埋。
皂幕山还是高明河主要支流杨梅河的发源地,水文资源丰富。杨梅河上游山势陡峭,山涧小溪众多,水量不大。由于皂幕山林木茂密,酷热的夏季,山水交融,空气清新的皂幕山成为远近驰名的避暑胜地。杨梅河流出皂幕山后,则成为下游村庄重要的饮用水源。
皂幕山风景区内山溪流水潺潺。
区位偏远 革命摇篮
据《高明县志》记载,宋朝至明嘉靖年间,皂幕山一带隶属于肇庆府,曾有瑶族聚居此地,当时广东境内的瑶族山寨大多集中在肇庆。时至明代,居住在皂幕山的瑶民经常听从官府的号令,组织队伍前往沿海地区参与剿灭倭寇的战斗。明中期以后,瑶民逐渐迁走,到清代初年有客家人迁入居住。后来,由于要在鹤山建县,官府便派人来到皂幕山开凿山道便于通行。
交通闭塞给当地村民带去了深深的不便,但在特殊的革命时期,这里因为有茂密的山林,隐蔽的小路,成为发展革命事业的黄金地点。
皂幕山风景区内,通景公路井皂线将偏僻山区与外界连接,将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高明的粤中纵队纪念馆妥善地记录着粤中纵队在解放战争时期英勇作战的事迹,吴有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序列司令员。《吴有恒传》记载,1948年吴有恒曾在皂幕山一次俘虏敌军3000多人中作出重要贡献。
当时,吴有恒接到情报,称一波敌军将从高明前往鹤山宅梧方向。待两军相遇后,吴有恒发现敌军刚刚从正面战场败退。于是吴有恒一边与对方进行会谈,一边派人联系寻找我军主力。经过一番努力,等来主力部门的我军最终成功将敌方俘虏,押送离开高明境内。
由于皂幕山横跨高、鹤两地,因此在鹤山境内,也有不少和皂幕山相关的红色革命故事。例如鹤山市宅梧镇松下村地处皂幕山麓,村中的余氏大宗祠就一度是珠江三角洲敌后人民抗日武装中区纵队主力部队的司令部。得益于皂幕山的地理优势,该部门在当地开辟敌后根据地,为后来解放军南下解放广东作出了积极贡献。
晚霞中,皂幕山风景区内山丘延绵,阳光将山体轮廓勾勒出优美的线条。
道路畅通 发展可期
绿色的皂幕山,红色的革命史。具有丰富内涵的皂幕山,21世纪以来又迎来了新的发展。
本世纪初,皂幕山的丰富资源开始得到统筹利用,“佛山第一峰”的名气越发响亮,围绕皂幕山及其周边地区开发的徒步、登山活动得到青睐,皂幕山成为高明自然生态名片的代表之一。
今年,皂幕山凭借井皂线又一次成功“出圈”。连通皂幕山下井头村、石坎村、横坑村、坑美村等多条自然村的Y651井皂线成为高明区首条全域旅游示范路,凭借成功的改造提升,井皂线被评选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并有望成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公路”。
皂幕山山脚下的彩虹桥。
经过改造提升,全长5.893公里的井皂线彻底改变了皂幕山区域交通不便的状况。路面全部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拓宽至10米、路面拓宽至7.5米,皂幕山与高明城区的时空距离得到了显著拉近。沿着井皂线,市民游客除了能够直接到达皂幕山下以外,还能在沿线享受到井头驿、石坎彩虹桥、大田边坡彩绘、横坑亲水平台、坑美观光梯田等多个乡村休闲点,通行环境可谓“畅、安、舒、美”。
皂幕山风景区内,层层叠叠的坑美梯田,成为当地最美的风景。
更为重要的是,皂幕山作为杨和镇乃至高明区农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井皂线的升级对乡村农旅有着极其关键的带动作用。如今的节假日,在井皂线的连通和带动下,皂幕山周边的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甘蔗、红薯、香蕉、火龙果等农产品在带动下销量大增。皂幕山不再是孤于郊野的一座大山,而是逐步成为高明农旅发展的一座宝矿。
文/佛山日报记者何志勇
图/佛山日报记者洪海
【扫码阅读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