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园,这里除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回廊、岭南花木,还有每天化上浓妆在戏台上唱响流行百年的粤剧老戏骨、“光影大师”皮影艺人、“傀儡操纵师”木偶老师、“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心灵手巧的顺德鱼灯传承人等……这些有趣的人生活在园子里,共同组成了一幅岭南水乡的生活画卷。
锁定【和园人家,对话非遗】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分布在园子各处的这些“非遗传承人”,发掘更多非遗故事。
公仔纸游戏是广州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要放大招了,拿出我压箱底的‘苏轼’,一定秒杀你!”“放马来!我要派出我的常胜将军‘赵云’,你的公仔纸很快就归我了!”凉秋、午后,原本一切宁静祥和的园林的一角气氛忽然焦灼,随即又马上传来欢声笑语:两个人手掌互相用力拍向对方,两张画了公仔的小纸片掉在地上,一张有公仔的朝上,一张空白面朝上,公仔朝上的人毫不犹豫地将“战利品”——对方的公仔纸收入囊中,然后继续开始新一轮游戏,这就是拍公仔纸游戏。公仔纸是清末起源于广州的一种儿童竞赛游戏,玩法简单有趣,充满传统元素与广府特色,在上世纪风靡一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公仔纸游戏于2021年被评定为广州市海珠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文是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将带着这个游戏来到和园,把这份怀旧童趣带给和园游客,和小园借此机会与传承人玩上一局游戏,同时了解关于他与公仔纸的故事。
玩一局公仔纸怀念童年时光。
公仔纸是70后和80后的童年回忆,放学后呼朋唤友玩一局公仔纸,那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知道公仔纸了,张文来到和园,为游客们讲解公仔纸最普遍的三种玩法:拍公仔纸、局公仔纸、推公仔纸。
拍公仔纸:双方各出一张,放在手心对拍,公仔纸掉落在地,正面朝上即为胜者,正面朝下即输,输者将公仔纸拱手相送对方;
局公仔纸:既可两人也可多人参与,每人出相同的公仔纸数量,反转背面朝上叠在桌面,大家轮流用手拍,谁将公仔纸正面拍翻过来,便可取胜,拍翻多少赢多少;
推公仔纸:每人出一张,放在桌面等方形平面边缘上,用手掌往前推,推得越靠前者获胜,将所有落败者的公仔纸收入囊中,但如果用力过猛使得公仔纸掉落在地视为输,游戏讲究用力的技巧,既刺激又充满了乐趣。
好玩有趣又饱含哲理,方寸之间即可一较高下,让大家在玩乐的同时,更增添了对传统人物与故事的理解,公仔纸游戏当下已成为广州本土收藏品与经典文化记忆。
玩公仔纸的孩子成为非遗传承人
张文是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的外号、网名都与公仔纸密不可分:“公仔文”、“公仔隐士”、“公仔骏士”等等,他本人爱公仔纸成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公仔纸游戏。
而现在技艺高超,可以创作、出版全新公仔纸的传承人,当年也只是一个爱玩公仔纸游戏的孩子。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是离现代最近一次的公仔纸辉煌鼎盛时期,当时社会包容开放,文化蓬勃发展,群众普遍的娱乐方式便是听收音机里“讲古仔”、讲各种名著故事,于是,以这些经典情节、著名人物为原型设计出来的公仔纸也同时在孩子们的圈中流行起来。
公仔纸上印刷着各种人物,除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的传奇人物,还有各个朝代的名人、诗人、词人、华夏民族的神话人物等,应有尽有。
有人拿着“白娘子”公仔纸“大杀四方”,有人拿着“孙悟空”公仔纸在同学们中“征战”,还有不少《三国演义》的“大将”与各路“神话人物”比拼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在寻常不可能发生的场面挣脱了某种常规桎梏,在公仔纸的游戏规则中变得理所当然、妙趣横生。
当时刚上二年级的张文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了一张人物造型精美的公仔纸,于是便挪不动脚步,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公仔纸,“那张公仔纸上画的是姜维,是我见到的第一张公仔纸。”一分钱一张,几分钱一版,这个价格相当于一顿早餐,张文甚至试过省下早饭的钱也要买到各种心仪的公仔纸。
课间、放学后,小学生们的“公仔纸社交”就开始了,张文带上自己的“大将”,游戏总是有输有赢,输了的同学也不气馁,张文也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总结出各种方法和技巧逆风翻盘,让简单的游戏充满了竞技性。
公仔纸就像一条纽带,紧紧的连接起了张文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也链接起了张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到了高中,他开始系统地学画画,有了美术功底后才发现公仔纸上的图案画工的精湛和独特造诣,于是张文开始到处收集公仔纸,就像集邮一样收藏起来。
只是,当时公仔纸的市场已逐渐式微,慢慢退出了孩子们的游玩项目,校园外的小卖部再也没有公仔纸的身影,慢慢消失在了大众的眼中,而张文手中只剩下小学时期赢回来的公仔纸。由于缺少了少时的玩伴和新的“战利品”,那盒公仔纸被尘封起来,逐渐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玩→收藏→传承→创作为公仔纸游戏注入活力
时代飞速发展,手机、iPad、电视机等各种电子产品承包了现在孩子们的童年时光,而公仔纸这些旧时的游戏项目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褪去曾经的辉煌,当你跟孩子们说起,他们会一脸疑惑地问:“拍公仔纸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游戏,更是一代人远去的的童年时光。
参加工作后的张文逐渐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了公仔纸,他觉得无比可惜,他不想看见陪伴了他整个小学时光的公仔纸消失在现代,他决定为传承公仔纸文化做点什么。
张文找回这些年收藏的公仔纸进行总结归纳,重新整理制作了纪念版公仔纸,并且积极投身公仔纸宣传工作:张文经常到学校、机构、各种文化类的市集、摊位等开展文化班、兴趣班,将各种富有广府文化的公仔纸展示给孩子们和感兴趣的大人,让大家欣赏到公仔纸的传统魅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张文化身成“孩子王”,与孩子们玩成一片,寓教于乐,将公仔纸的各种文化传授给孩子们。
除了制作纪念版,张文还做到推陈出新,根据自己的想象理解,自己动手绘画、创造、出版了多个作品,包括充满江湖豪气的《梁山觉悟录》、富有广府文化底蕴的《南粤先贤》、还有紧跟时事的抗疫题材公仔纸作品等。
近些年来,张文不断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题材丰富的作品,为这项非遗项目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张文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热爱公仔纸的广府人,与其说在传承这项游戏,不如说,他希望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力量,留住那个时代的温度,复刻上个世纪70年代,那份童年与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光,让现代的人不要忘记那些滚滚而去的时代记忆,希望看到公仔纸游戏再现辉煌。
·公仔纸游戏小预告·
岭南和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古色古香的园林空间与富有年代记忆的怀旧游戏相得益彰,张文将摊位设在和园八和台旁,这个11月份的周六上午、周日上午,对公仔纸游戏感兴趣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可以来到和园和,与公仔文玩上几局游戏,想深入了解公仔纸上的人物经历,还可以让公仔文给你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哦。
时代飞速发展,手机、iPad、电视机等各种电子产品承包了现在孩子们的童年时光,而公仔纸这些旧时的游戏项目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褪去曾经的辉煌,当你跟孩子们说起,他们会一脸疑惑地问:“拍公仔纸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游戏,更是一代人远去的的童年时光。
参加工作后的张文逐渐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了公仔纸,他觉得无比可惜,他不想看见陪伴了他整个小学时光的公仔纸消失在现代,他决定为传承公仔纸文化做点什么。
张文找回这些年收藏的公仔纸进行总结归纳,重新整理制作了纪念版公仔纸,并且积极投身公仔纸宣传工作:张文经常到学校、机构、各种文化类的市集、摊位等开展文化班、兴趣班,将各种富有广府文化的公仔纸展示给孩子们和感兴趣的大人,让大家欣赏到公仔纸的传统魅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张文化身成“孩子王”,与孩子们玩成一片,寓教于乐,将公仔纸的各种文化传授给孩子们。
除了制作纪念版,张文还做到推陈出新,根据自己的想象理解,自己动手绘画、创造、出版了多个作品,包括充满江湖豪气的《梁山觉悟录》、富有广府文化底蕴的《南粤先贤》、还有紧跟时事的抗疫题材公仔纸作品等。
近些年来,张文不断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题材丰富的作品,为这项非遗项目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张文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热爱公仔纸的广府人,与其说在传承这项游戏,不如说,他希望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力量,留住那个时代的温度,复刻上个世纪70年代,那份童年与伙伴们在一起的时光,让现代的人不要忘记那些滚滚而去的时代记忆,希望看到公仔纸游戏再现辉煌。
·公仔纸游戏小预告·
岭南和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古色古香的园林空间与富有年代记忆的怀旧游戏相得益彰,张文将摊位设在和园八和台旁,这个11月份的周六上午、周日上午,对公仔纸游戏感兴趣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可以来到和园和,与公仔文玩上几局游戏,想深入了解公仔纸上的人物经历,还可以让公仔文给你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哦。
文/珠江商报 记者李芸、通讯员张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