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五十载,教育发展培英才。半个世纪以来,罗行小学在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求索谋发展,在“慧编罗小竞扬风采”办学理念中,不懈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扬采教育”为培养目标,找到属于学校的教育发展新路径。
罗行小学地处盛产编织制品的罗行地区,传承竹编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学校在发展规划中,将竹编文化和竹子精神融入教育发展始终,塑造出有特色的教育风格和教学成果,持之以恒地用心浇灌每个学生,培育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新时代有为少年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罗行小学的学生们朗读着《弟子规》。新学期,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新探索:以打造“守规矩·正品质”校本德育课程,引领学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涵养个人素质和品德,培育出品行高尚的学生。
“学校以《弟子规》作为养成教育的载体,学生为参与主体,致力打造‘序列化’德育模式。”罗行小学校长黄庆芬表示,学校在四年发展规划中,计划构建“以小故事成就学生良好品质”的评价体系,完成本土特色项目与德育相融合,建立“小故事大德育”的运作机制,完善“德育”授课模式,形成“容正、行正、言正、德正”的育人特色。
《弟子规》校本课程培训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这与“竹子精神”蕴含的道理高度契合,竹子前4年仅长了3厘米,但第五年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仅6周就长了15米。其实,在前4年,竹子的根已经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
小学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便是“扎根”“蓄能”的过程,学生通过储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和学识,待时机成熟时,便能破土而出成长为栋梁之才。
罗行小学将开展“融入《弟子规》成就学生良好品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构建“小、近、实、新、活”的“正品为先的德育教育”,并通过家校合作构建“层级家委会”,形成“金字塔”式的育人网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进一步开发《弟子规》课程体系,让学生把经典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养成具有良好品格、有益于社会的有为少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质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高素质、强专业、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精心教导。
学校深入推进“广东省强师工程”的部署要求,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拟定通过“竹子工程”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培养一支“务实、合作、精干、创新”的中层干部管理队伍;塑造一支“敬业、进取、自主、合作”的教师团队,形成品德与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学校将不断创造学习条件,带领教师队伍势如破竹般共同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竹子工程”培训课程,以校本培训和区、镇专业培训为主,开展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学科高效课堂研讨、分析撰写反思总结、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微课课例制作等培训,让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成长。
校园环境及醒狮
同时,学校还制定“成竹七一”做法,落实“七个一”即写一手好粉笔字、设计一个教案、写一个评课稿、撰写一篇论文、制作一个微课(课件)、录制一个课例、主持一个小课题或参与区课题,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努力塑造一支团队意识强、业务精湛、乐于奉献、自信扬采、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锻造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后,以课程教育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构建“扬采”特色课程体系,将“扬采课堂”融入各门学科中,建立起“四十五度”扬采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武术课程、劳动实践竹编课和金话筒语言室三个特色项目课程,致力建成“阅读素养”培养达标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武术特色
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养分让书香氤氲校园
竹编,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片而形成的一门艺术。纵是深度,横是广度。学习亦涵盖着深度与广度,既要从学校课本中摄取知识,更需从课外阅读中汲取养分,丰盈学识涵养的厚度。
竹编课程
罗行小学以建设阅读室夯实硬件基础、增加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支撑“读好书”,再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爱读书”,氤氲书香飘满校园,学识在琅琅读书声中赓续传承。
学校从融合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庭生活、信息技术六大板块深入推进“书香罗小”阅读素养工程,充分利用文化公共设施与课程资源,发挥课堂教学对阅读素养培养的支撑与提升作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研学活动,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同步阅读,进一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为此,学校搭建起融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欣赏性于一体展示平台,在校园内掀起读书热潮。学校开展了“读书节”系列活动、优秀阅读类社团评选、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让校园内处处弥漫着书香。
金话筒《追思》节目
“阅读”是学习创新、逐梦人生的基本途径和必要方式。罗行小学将不断深化“书香罗小”阅读素养工程,引导师生、家长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从浩瀚的文化典籍中汲取营养,提高能力素质和认知水平,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让生命的厚度日渐丰盈。
文/图 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吴玮琛
通讯员黄庆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