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地铁4号线、大塱山TOD建设!三水交通“十四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佛山日报   2021-07-22 17:25:25

日前,《佛山市三水区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征求意见。

“十四五”期间,三水将打造“七铁十一高、六纵十八横一环”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构建“2+4+3”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3高3普1城际”区域铁路网络体系,重点推进4号线、大塱山TOD等项目的建设,打造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络,以发挥湾区承东启西重要节点优势,支撑引领城市框架拓展和城市发展。

内成网:打造“六纵十八横一环”路网体系

根据《征求意见稿》,“十四五”期间,三水将加速轨道交通建设,结合自身特点谋划有轨电车。一方面,三水积极协调加快轨道4号线项目开工建设;另一方面,三水探索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其中,轨道4号线始发站及车辆段大塱山TOD控制规划将进行方案编制,稳步推进轨道站点TOD开发建设,核心区与轨道4号线同步投入使用。

城市主干道将持续丰富拓展。三水将加快推进兴云路、塘西大道三期及南延线等道路建设,构建三水中心环路;打造三水区多层级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全面促进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开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同时,推动塘西大道快速化、西乐路快速化等14条骨干道路规划、建设,打造“六纵十八横一环”骨架路网体系,支撑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城市空间结构拓展,推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俯瞰三水区西南街道,广三高速穿城而过,近年来,三水“外联内优”大交通格局加速形成。/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本次《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到,结合佛高区万亩核心产业园、聚龙湾等城市重点发展片区,三水持续推进124km片区主、次支路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各组团路网连通性,支撑片区开发。其次,按每年打通10条道路建设标准持续推进“断头路”工程建设,完善三水区内部道路网建设,加强内部路网连通性。

在交通枢纽方面,三水则打算构建“2+4+3”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布局三水南站、三水北站等9个城市综合交通枢纽。“2”,即2个对外主要枢纽,包括三水南站、三水北站+三水新汽车站枢纽;“4”,即4个对外一般枢纽,包括云东海站、乐平客运站、芦苞客运站、南山客运站;“3”,即3个内部综合枢纽,包括大塘交通中心、白坭交通中心、南边中学公交枢纽。


“十四五”期间,三水交通枢纽规划情况。/部门供图

此前三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T20线在本次“十四五”方案中未有提及,只是提到将积极谋划包括现代有轨电车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中低运量交通。

外联通:形成“八横三纵”区域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除了畅通城市内部路网“血脉”,“十四五”时期,三水还加快优化外联通道,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打造外联内优的交通大格局。

《征求意见稿》显示,三水将推动三花公路扩容提升、二广高速连接线等7条与周边广州、肇庆、清远等跨市衔接道路规划建设,“十四五”期末形成7条与广州衔接道路、8条与肇庆衔接道路、6条与清远衔接道路,强化与周边城市联系。同时,推动季华路西延、金石大道西延等10条跨区衔接道路规划建设,十四五期末共形成24条跨区衔接道路,促进跨区交通联系。

“肇佛广莞深”城际列车缓缓驶出三水北站,拉开了三水城轨交通直达东莞、深圳等地的新篇章。/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高速建设方面,三水区远期规划清远至高明高速,补充南北向通道,串联三水各镇街,加强与清远、高明、新机场的联系。东西方向,增加花莞高速西延、增佛高速、佛肇高速,加强与广州、肇庆、云浮等城市联系。其中,三水还将推进花莞高速西延线、增佛高速以及佛肇高速建设,开展清远至高明高速(广佛西部高速)前期研究工作。


“十四五”期间三水高速公路规划情况。/部门供图

预计在“十四五”期末,三水区将形成“八横三纵”区域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八横”即花莞高速西延线、珠三角环线高速、增城至佛山高速、广佛肇高速、广三高速、广昆高速、佛山至肇庆高速、广明高速;“三纵”即清远至高明高速、广州绕城高速、佛清从高速。

从乐平镇俯瞰S16佛清从高速公路,南段全部位于佛山市境内,在佛山市由南向北途径三个区三个经济重镇,即禅城区南庄镇、南海区狮山镇、三水区乐平镇。/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在铁路建设方面,三水未来拟构建“六横一纵”铁路。具体包括有协调推进柳广铁路规划落实,配合建设公铁水联运货运枢纽,开展广湛高铁连接线研究等。


“十四五”期间三水铁路交通规划情况。/部门供图

预计在“十四五”期末,三水区将形成“3高3普1城际”区域铁路网络体系,及建设佛山唯一的公铁水联运货运枢纽。“3 高”,即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湛高铁。“3 普”,即柳广铁路、广珠铁路、广茂铁路。“1 城际”,即广佛肇城际。公铁水联运货运枢纽,即南边货运站。

不过,《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将适时取消广茂铁路三水城区段线路及站点,减少铁路对城市用地的分割影响。

惠民生:推出解决“停车难”“新增公交”等措施

交通路网一头连着发展机遇、资源,一头连着城市品质、民生。对于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该《征求意见稿》也有所体现。

例如,针对目前公交基础设施不足问题,三水将开展公交停靠站新增及改造计划。预计在“十四五”期末实现中心城区(云东海+西南)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60%,外围镇街自然村公交停靠站全覆盖,提高常规公交服务范围,提供便捷的、市民满意的公交出行服务。

位于西南街道的一处立体车库。/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随着三水社会发展不断增速,停车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痛点。对此,三水区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改造挖潜小区内部空闲用地、绿地,建设地下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场,推广立体机械式停车设施,积极引入智能诱导停车系统,推进市民共享停车信息建设,努力实现“十四五”期末泊车比不低于0.6的目标;推动公共停车场BOT发展,缓解区内停车难难题。

位于西南街道的一处立体停车场。/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如何确保市民道路交通安全?《征求意见稿》提出,三水推进慢行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中心城区(含镇街中心)次干路以上道路非机动车道(含人行道) 全覆盖,外围公路建成区段的慢行道全覆盖要求,至 2022 年底建成14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

除了解决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三水还将道路交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譬如,三水通过构建慢行特色线路,结合北江片区滨水平台,通过三水古驿道线路,串联周边文物、遗址,构建三水特色的旅游休闲游憩慢行空间,打造三水南部水韵文化特色慢行示范片区。

同时,《征求意见稿》建议开通镇街旅游景点以及与区内重要客运枢纽联络的旅游公交专线,推动三水区公交服务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打造三水特色乡村旅游与公交服务。结合优越的山水新增旅游岸线,开展水上旅游观光线(水上巴士)方案研究并试点,打造旅游观光(文化-旅游- 美食线路)品牌,主要集中在东平水道、芦苞涌等。

相关链接

公众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757-87748505  

电子邮箱:zhghg@ss.gov.cn

意见反馈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通讯员梁燕媚

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