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海“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都划了哪些重点?

珠江时报   2021-05-17 20:13:21

《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近日正式公布实施。

《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是: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

以上述目标定位为牵引,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努力打造“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

《纲要》是全区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指导南海区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纲要》共17个章节,全文共6万多字,涵盖城市格局、城乡融合、创新强区、现代产业体系、双循环、双区驱动、文化强区、美丽南海、教育品牌、健康南海、幸福南海、改革再出发、治理现代化、平安南海等章节,力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内容更加均衡。

《纲要》提出,展望二〇三五年,南海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为智能制造强区、科技创新强区。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健康南海和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海,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更上台阶、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更加强劲、城乡发展和空间布局更趋协调......《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七大主要目标。《纲要》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二十项主要发展指标,包括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基础教育千人学位数达到200座等。

《纲要》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等经济指标,预期2025年南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纲要》还增加了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反映民生的指标。

南海“十四五”规划 的17个章节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 锚定目标方向 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三章 提升城市品质 塑造现代化城市新气象

第四章 优化空间布局 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五章 强化创新引领 打造创新强区活力南海

第六章 深化两业融合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七章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八章 抢抓“双区驱动” 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

第九章 传承岭南文化 打造文化强区

第十章 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新南海

第十一章擦亮教育品牌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第十二章 增进人民健康 加快建设健康南海

第十三章 改善社会民生 共建共享幸福南海

第十四章 聚焦关键领域 推动南海改革再出发

第十五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十六章 统筹发展与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海

第十七章 完善保障机制 有力推进规划实施

二十个主要发展指标

一、预期性指标(2025年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左右

研发投入增长率——7.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

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7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82.40岁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3.15人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张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5位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0.50万人

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1950人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不低于55%

二、约束性指标(2025年目标)

森林覆盖率—— 不低于10.17%

基础教育千人学位数——200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0.21万吨

《规划纲要》亮点

一、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格局

相比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值得关注的是,《纲要》把塑造现代化城市新气象、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放在了分篇论述的最前两个章节,显示其对南海的重要性。

0cdb845c34ce4e0799f346a93b4b8bd5.png

《纲要》提出顺应广佛超级城市“三纵三横”整体结构,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城市发展格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发展理念,构建千灯湖城市发展轴“轴线”引领,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极核”驱动,广佛同城示范带、西部生态示范带“两带”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中,千灯湖城市发展轴突出品质为先、辐射带动,将“千灯湖城市轴线”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城市地标、珠三角高品质城市客厅。着力推动千灯湖片区北延和东拓,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广佛商贸城、里湖新城、三龙湾南海片区等空间节点,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千灯湖城市中轴。

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突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挥狮山镇产业发展及交通枢纽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创新核心区。

广佛同城示范带突出功能提升、全域共融,发挥桂城、大沥、里水三个街镇毗连广州市的区位优势,打造广佛全域同城化标杆区域。

西部生态示范带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丹灶、西樵、九江三镇的生态本底优势,打造兼具岭南水乡特色和产业发展活力的新高地。

二、为全省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是南海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纲要》提出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城镇和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努力为新时代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到2025年,实施20个城中村改造,建设2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整合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建成6个万亩生态公园,建成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腾退生态保护红线内30%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

三、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打造创新强区、人才强区。

《纲要》提出全力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学装置等落户南海。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三龙湾南海片区在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科技创新上的引领力,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纲要》也对研发投入增长率设置了指标,要求研发投入增长率达到7.2%。此外,还提出2025年“每万人口拥有7份高价值发明专利数”的预期性目标。

《纲要》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区不动摇,聚焦“两高四新”产业和“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值得关注的是,《纲要》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打造创新强区活力南海的重要抓手,并提出了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的预期性目标。《纲要》提出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加快培育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产业。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腾云计划”。

四、注重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南海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纲要》提出,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扎实开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造美丽宜居新南海。在南海20个“十四五”主要发展指标中,涉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达到5个,均为约束性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0.17%,单位GDP能耗降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指标均需完成市下达任务。

五、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幸福南海

“十四五”规划纲要既关系着南海一段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从空气质量改善,到解决入托难、养老难等百姓身边事儿,规划纲要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美好生活描绘出新的图景。

《纲要》通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10个涉及民生福祉,占比达到一半。《纲要》将文化、生态、教育、健康、社会民生单独成章,强调要打造文化强区、教育品牌、幸福南海、平安南海。

近期,如何应对老龄化成了市民关注议题,《纲要》为此做了许多规划。例如,打造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25年,全区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率达到100%。力争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超过50%,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纲要》还首次明确提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位)达到5.5位的预期性目标。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2至3岁幼儿托班,将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列入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六、注重规划落地见效

《纲要》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履行政府职能职责,不断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同推进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落实。

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南海将实施“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总投资5872.78亿元,推进361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4206.71亿元。

南海“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网址:

http://www.nanhai.gov.cn/fsnhq/zwgk/zdgk/fzgh/content/post_4767751.html

文/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年智 通讯员 李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