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发布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拟将全国25个村作为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其中,张槎下朗村成功入围,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的乡村。
成功入围的背后,有着值得探究与学习的经验。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下朗村发力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以“仁和”为核心构建朗朗政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有力推动了村内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转变,塑造新时代乡村精气神,奋力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强化党建引领,培育“仁和下朗”乡风
走进下朗村,随处可见“仁和下朗”宣传标识。下朗村党委委员江振锵介绍,下朗村推崇以“和”为贵,村民互爱互助,邻里和睦。
据悉,下朗村有7个村民小组,以“招”“江”“陆”三姓为主,曾经各姓氏属地意识强,信仰不一样,各自发展,少与其他姓氏合作,容易导致矛盾纠纷。阻扰了村集体重大事项推进。为破解这一困局,下朗村强化党建引领,从三姓党员、村民代表抓起,建立起了一支三姓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村“两委”队伍,推动“仁和政风”,培育团结一心谋发展之风。
与此同时,下朗村还着力将党组织向小组进一步延伸,下设七个小组党支部,邀请模范老党员开展“大榕树下讲党课”,组织村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健全公共服务,夯实乡风文明根基
在培育良好乡风上,下朗村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重要抓手,通过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夯实乡风文明根基。其中兴塱苑的落成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兴塱苑是下朗村2019年新建的村民公寓,在那里,“招”“江”“陆”三姓村民和谐相处,同时还能享受到各种公共服务。“我们这里有党群服务中心、妇女之家、长者中心、联合图书馆等配套,这些场所都是免费向村民开放的,村民可以按开放时间过来。”江振锵说,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可以有效调动村民参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移风易俗,摒弃“烧炮仗”等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
为夯实乡风文明根基,下朗村还从细微入手,在兴塱苑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等文化小景,用家风家训涵养文明乡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下朗村还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粤剧文化为主线,不断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创新性地将宗祠改造成为“下朗英锋文化活动基地”、“下朗私伙局”,让姓氏宗祠成为村民交流技艺、弘扬勤俭美德的“殿堂”。
村民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下朗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村民自治为原则,通过制定《下朗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自治管理暂行规定》、《告下朗村村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等,让每一个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中。
村民招姨告诉记者,之前下朗村的环境卫生并不好,乱丢垃圾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村里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宣传力度,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提升了,大家齐心协力,环境能不变好吗?”说起下朗村的变化,招姨满脸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村民自治,下朗村还创新性地吸纳外来工党员到村委担任非户籍委员,让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动非户籍市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享受下朗村发展的成果。如非户籍群众与本地村民一起,参与迎春文艺汇演、重阳敬老等活动。
下朗村党委书记江润锦表示,接下来下朗村将强化乡风文明建设,让村的人文环境“软实力”持续提升,让村民享受到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