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用心。”马洪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日常开诊,处理卫生站各项诊疗事宜,到社区为群众开展公卫服务,上门给外地返回群众做核酸取样,下班后顺道去探望社区里的独居老人......这就是南海区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横江站马洪钊医生普通的一天。
马洪钊在为患者看病。
心怀群众 他一直坚守
自1989年从卫校毕业后,他就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从医以来,马洪钊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用心”,三十二年如一日,用心服务社区居民。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是马洪钊的一贯作风。扎根社区三十多年,马洪钊全身心投入,他带领着家庭医生团队定期深入辖区家庭,为签约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测量,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随访,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务。他用高度的责任心,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誉,居民们还亲切地称他为“马仔”。
在马洪钊的服务区内有位八十多岁的“五保户”老人,从1995年起,只要身体出现不适,无论任何时候,马洪钊都随叫随到为她看病。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摩托车,只能借同事的自行车骑过去,村内的路泥泞难行,即使每次来回都要一个多小时,但只要老人需要,他风雨无阻。有一次老人感觉有些不适,她打电话给马洪钊。但刚好那天是休息日,马洪钊去了外地办事不能及时赶回,他赶紧打电话给老人的邻居,让他过去看看老人的情况,还好老人并无大碍。他办完事情后,马不停蹄的赶回去看望老人,并给她带去一些需要的药品。
马洪钊在与同事商量明天上门随访事宜。
多年来马洪钊一直坚持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就诊服务。为了方便居民能随时联系他,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了社区内的每家每户,并且保持24小时开机。居民们哪里不舒服了、开的药吃完了,都会打电话给“马仔”。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只要居民有需要,他总是二话不说背上药箱上门为病人诊治。
“特别是休息日,接到的电话会特别多。”在他的言辞里没有丝毫被打扰到与不耐烦之感,“能够切实帮助到他们,让患者打从心眼里信任你,这便是做医生的快乐。”
被问到职业生涯里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时,马洪钊笑着说,“与社区里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相关的事情是最让我牵挂的,但那些都是平时经常做的事情,也算不上印象深刻了。”
“他们有需要,我不能不管,尽管能力有限,我也要让他们有所依靠。”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无论是在疫情防控时期的“站岗放哨”,还是在平时的入户诊疗中,马洪钊时刻践行“用心”服务,将服务基层医疗的根植在这片土地上。
医者仁心 他再获殊荣
三十二年来,马洪钊扎根基层,心怀群众,严谨务实,刻苦钻研,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省市区劳动模范、市区十佳医生、佛山好人、南海好人、区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马洪钊办公室里的个人劳模事迹。
今年10月,马洪钊与南海区职业健康达人组成的南海区代表队在2021年佛山市职业健康达人知识竞赛上荣获优秀奖,同时,马洪钊还在2021年佛山市职业健康达人网络评选活动中获评“2021年度佛山市职业健康达人”称号。
马洪钊在2021年佛山市职业健康达人知识竞赛上荣获优秀奖,并被评为“2021年度佛山市职业健康达人”。
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一本本证书,一项项荣誉,都见证了他的付出。提起这些荣誉,马洪钊一笑而过,“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认可,我也将继续坚持我的信念,尽我所能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
三十余载风雨行医路,马洪钊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点亮了基层医疗的明灯。
不忘初心 他薪火相传
马洪钊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他表示,作为医生,父亲总是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为患者看病,自己走上从医之路也是受父亲的影响。能帮助患者解除疾痛,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是他作为医生最大的成就和满足。正因为患者的信任与理解,才一直支撑自己在从医路上一路前行。
在马洪钊的影响下,他的大儿子也走上了医生这条道路。马洪钊很欣慰,“对我来说,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传承。”
据介绍,近年来,政府在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并持续不断的加大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舒适的就医环境和设施设备的更新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同时,政府还通过给予优惠政策,不断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基层医疗建设中去。“最近我们卫生站又来了三名年轻人,其中有一名还是研究生呢。”马洪钊说道。
改造完成后的横江社区卫生服务站焕然一新。
横江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后新开设的中医康复治疗室。
在各个社区,有无数和马洪钊一样,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跟踪居民健康状况的“健康守卫者”,他们是乡间小路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服务百姓,共享健康”是社卫人追求的目标。在他们的身上,浓缩着基层医生们“热血、汗水甚至泪水”的故事。在他们的骨子里,折射出来的是一代代、一位位基层医生“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与人文情怀,延续着基层医疗事业的坚持与操守。
文/图 珠江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时然
通讯员 黄燕芬